担当仁义礼智信人伦正道     坐享福禄寿喜才天赐大财
道观概述
区域交通
历史典故
白龙传说
建筑构群
白龙观十八景



德行感天食神桃,天赋神胎成圣母





P1090886_副本.jpg

      白龙娘娘塑像


相传宋绍兴年间,紫霞峰下,黄猫岭西南有个杏花村(实为项家村即今观前村西),此处背山面水,绿树环绕,河水浮光跃金,四时奇花争艳,八节异草吐香。此地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处是,好一块风水宝地。

村上有位员外,名项瑞庆,妻郝氏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名叫项凤兴,娶妻严氏,心地善良。女儿唤作项凤秀,端庄贤淑,秉性至孝,一心慈悲向善;自幼长斋积德,潜心修行,恤穷怜贫,助人为乐。凤秀姑娘年届二八有一时,已出落得骨格清秀,亭亭玉立,如花似玉了。多少男儿慕名追求,项凤秀始终洁身自好,不为所动,终日待在闺中,一盏青灯看书念经。

忽一日,家里来了个陈媒婆,要为凤秀做媒,说的是村西钱庄村钱员外家的独生公子。钱家富有,公子生得俊俏风流,聪明能干,通读四书五经,年龄也正好是一十七岁,门当户对,说得天花乱坠,直喜得项父一口允承,双方换过日帖,陈媒婆欣然而去,直奔钱家商量完亲迎娶之事。岂料凤秀小姐天生清净,专心修行,不贪荣华,知道父亲许了这桩亲事,心中不快;难依父命,一口回绝,并明确表示自己对荣华富贵、金银田地、功名利禄、贫富生死,男欢女爱看得空空如也,立志终身行善积德,尽孝事亲,替天行道。见女儿铁心不移,项父岂肯善罢,十分生气,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仪,父命不可违,一定要强迫作主,真是一桩婚姻事,父女各伤心。

嫂嫂严氏听得明白,看得分明,想方设法化解父女的矛盾。时过一日,嫂嫂约凤秀上河滩洗衣服,顺便趁着春色美景劝劝凤秀游春解闷。红日东升时,姑嫂沐着彩霞,双双来到村后猫眼湖滩码头,此时项姑娘虽然肉身凡体,但骨骼清奇,慈眉善目,隐隐有道气仙风。姑嫂两人撩起衣裙,刚刚蹲下,便见码头边氽来一对鲜灵灵的大桃,在两人手边氽来氽去。说来奇怪,为何平白无故氽来两只桃子,再说时正清明,正是桃花开时,怎么会有桃子了呢?

说来话长,其实乃是天意使然,据说,二桃原是被曹横所斩蛇精所化,且说晋时蛇精被曹横斩杀时,蛇精幽魂不灭,化作一缕黑烟,飘飘袅袅向天而去,穿云过雾,直达南天门,哭求黄灵官,带到玉帝天庭,面见玉帝,呼冤喊屈,讨个说法。玉帝早已明了此事,佯问道:有何冤屈?蛇精诉称,自己虽是蛇身,也是土龙,在下界专心修行,没有过错,与曹横无冤无仇,曹横无法无理将我斩杀,请玉帝作主,惩罚曹横。玉帝听罢,龙颜大怒而叱:汝在凡间修道,未行道之真谛,道者为善,汝得道不为民谋利,反诱害其民,已经铸成大错,怎说没有过错?今被曹横斩杀,罪有应得。不过,事已至此,念汝也是龙之一族,汝应洗心革面,改恶从善,彻底忏悔,认罪醒悟。蛇精经玉帝训示,终于大彻大悟:修道必须行善积德,替天行道。随即,天帝将蛇精回复龙身,点化成二条小白龙,并分别赐名:大龙称潜、小龙呼灵,打发重新下凡,再三嘱咐“悟时自度”。分别潜入所撞的二个坑内,同时,密语二龙“迷时师度”,遇有王八百者,应暗随修炼,重修正果,待到功德圆满时,他日遇有项凤秀者,汝等设法化桃托身投胎,立功赎罪,洗刷前孽。二龙受命,驾起一道祥云,谢过黄灵官,驰离南天门,直达紫霞峰顶,按下云头,潜隐到二个坑内,这便是龙潭的来历。

忽忽悠悠,人间到了南北朝时期,紫霞峰南麓冲虚观内有一高道王八百筑室练丹(王八百乃葛洪弟子)潜心修行,诚修正果,常常布道讲经,度化众生,精心炼丹,济世救人。此时,二龙遇上王八百修道,遵照玉帝所嘱,不敢怠慢,悄悄随王八百虔诚修练;高道生性善良,虽有所察,并不阻拦。后来,王八百修成正果,羽化登仙,驾鹤而去。二龙也终于修得正果,功力日深,脱胎换骨。真是:孽根去净得真谛,从此旧蛇成新龙。以后,二龙常常为地方做些行风布雨的善事,一并遵嘱觅候项风秀。   

世间的事往往充满玄机,项凤秀德行感天结成仙缘。旧蛇脱胎换骨,弃旧图新,再修正果,遂续成玄妙机缘,演绎出传世佳话。此事,玉帝早有安排,一看今天机会成熟,随即一道玉旨,命二条潜隐龙潭的白龙,迅即化作一对仙桃,氽来托身投胎。

此时,凤秀姑娘看得分明,却未悟个中玄机,思量不知那个闲荡浪子设计戏弄女儿身。然而环顾四周,确实无人,便随手捞来与嫂嫂每人一个。凤秀吃得甜津津,嫂嫂咬后苦涩涩。结果,两只桃子都让凤秀吃了。随后,姑嫂游春赏景,十分开心,一时烦恼全消。



1.jpg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段日子,凤秀渐觉三餐茶饭无味,面黄饥瘦,腹部微微隆起,自觉身体异样,似乎有孕在身,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思前想后,自己从未有过出格之事,想必是那次食桃有因,但又不敢对父母兄嫂讲明,生怕被误言偷情,尤其在父亲面前,恐怕白布落在染缸里,浑身有嘴说不清,只能终日泪珠纷纷闷闷不乐,呆坐在闺房独生暗恨,真是:无端祸事从天降,为何偏欺洁白身。项姑娘想来想去,只得祈求神灵保佑。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不觉钱家迎娶之日渐近,凤秀身体不但不见好转,相反越来越像生养之状,母亲也有所觉察,叫来凤秀细细盘问。凤秀想想实在瞒不过了,泪流满面,如实告知母亲那天食桃实情。母亲听罢,气得浑身发抖,伸手摸摸凤秀肚中,确有几个月身孕,这还了得!直骂:“贱人!贱货!倘若你父亲知道,只怕你性命难保。”凤秀双膝向母亲跪下,求娘在父亲面前说说清。谁知,母亲转身离去,告诉了项父。项瑞庆一听,女儿干了伤风败俗之事,有辱门    庭。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怒气冲天,定要致凤秀于死地。夫妻两人暗暗商量,要买二十担干柴,欲火烧闺房,活活烧死小贱人,以解心头之恨、脸面之耻!免得日后被人讪笑。待事后再通知钱家,说凤秀小姐因火而亡,对了断钱家婚事也算有个交代。

真是皇天不负有德人,父母之计被嫂嫂听得一清二楚。嫂嫂自忖:自己与姑娘终日相伴,姑娘品行端正,清清白白,绝非****荡妇之辈。眼看一场大祸在即,马上快步上楼告知凤秀。凤秀听得魂飞魄散,一味痛哭流涕,自叹命苦。嫂嫂岂忍心让姑娘成火中冤魂,急生一计,催促姑娘暂时出逃到西崦下田村郝氏舅家藏身避祸,找机会与外婆讲清真情,让外婆说说情,等到父母火气消,再回家门见双亲。随手送给凤秀一双绣花鞋,催她穿上赶快动身。凤秀叩头谢过嫂嫂,长叹枉此一生。嫂嫂反复劝解:终有一日冤情能清。事不宜迟,只能催姑娘快快动身。在贤嫂的帮助下,凤秀将一只终日相伴的黄猫托嫂嫂照管后,趁着夜色,潜出门去。

凤秀对天扪心:这等冤屈,连父母都不信不饶,外婆岂能相信;况且,外婆即便心慈,躲得了一日,躲不过一月,一旦事发,还得连累舅家,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看来外婆家是万万去不得的。凤秀眼泪汪汪,越想越尴尬。与其活着受冤遭屈,不如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她知道离家一箭之地的冲虚观有一眼泉井,决定到那里去了却残身。于是,她对着家门叩了三个头:爹娘养育十七春,今生难报养育恩,还要谢谢好嫂嫂,来世再还嫂嫂情,左邻右舍众乡亲,有灵阴曹佑你们。然后,心一横,牙一咬,转身摸黑向冲虚观而去。少倾,凤秀来到泉井边,捶胸顿足,示心若水,嚎淘大哭,直哭得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雷鸣电闪,地动天惊(现扑台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泪痕与鞋印)。哭着,哭着,风秀脱下绣花鞋,端放在井台上,然后对着茫茫黑夜一声长叹,纵身一跃,凄烈投井。

岂知,玉帝早巳安排妥当,时辰已到,便度凤秀姑娘上天。瞬间,只听得一声轰鸣,如同山崩地裂,井中立时金光万道,两条白龙,左右伴护着凤秀穿越黄猫岭,直到潜灵观井中飞腾而出。

据此,后人分别于西、东两井亭刻联为纪。西井联曰:“井养飞龙神胎天赋,峰移出震圣迹地传”;东井联曰:“有龙则灵一通潜水分左右,如鸟斯革两亭兀峙定东西。”

话说项家这边,待到天明不见了女儿,焦急万分,四处搜寻,当发现井边花鞋,追悔莫及之际,人们却发现凤秀姑娘端坐在潜灵观井沿。双眼微合,栩栩如生,一左一右两条白龙盘于胸前。一时,轰动邑里,众相争看,热闹非凡。有人说她像观音,有人说她是活仙女,后来,大家都叫她白龙娘娘。

此事传到钱家,钱家也十分悲痛,称凤秀既然有仙缘,愿出资建庙。邑里乡董计议,此事非同小可。众乡亲既然一致认定为天意使然,绝非家事,当属邑里共举。随即,邑里通过田亩派银、店家资助,以丁认捐,写缘募化等所得银款八百余两,依据潜灵成白龙乃建潜灵观,后改称为白龙庙,并塑十二个一模一样的木身与龙母真身一并供奉殿内,议定每年祀祭二次;春祭得桃而孕的清明日;秋祭含冤投井的八月初一日。沿习至今成为八月初一节场。真是“自从盘古开天地,善恶分明总有报,皇天不负积德人,行善之人有善报。”项凤秀德行感天,终于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羽化成仙。玉帝封其为白龙圣母。

 


P1090900_副本.jpg





文/陈刚

图/素衣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媒体专区
白龙观概述
道观概述
区域交通
历史典故
白龙传说
建筑构群
白龙观十八景
白龙资讯
站内新闻
业界新闻
白龙年鉴
社会事业
道门修炼
养生
饮食
医术
健身
财神崇拜
天下第一财
财神请驾
电子加持
电子进香
文化事业
诗词
书画
兰花
盘景
收藏
图片
园林设计
影视文化
咨询服务
白龙观“天下第一财”筹建处
白龙论坛